电话:029-89319874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啤酒路一号
邮箱:732554675@qq.com
随着社会浮躁风气的快速蔓延,随着各种烂片充斥着电影市场,随着对商业大片审美疲劳的产生,人们开始反思时间的意义、反思生命的价值、开始在艺术电影中试图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一行11人从故乡芒康出发,走过盘山公路、旷野雪地、山间小溪,双手扬起落下,身体直立、再匍伏在地,此起彼伏,寂静的山谷中响起木板摩擦冻土的声音、简易的帐篷中混杂着绵绵不断的诵经声。
没有繁杂的离别仪式,没有惜别的离愁别绪,所有上路前的情绪渲染都在一个“好”字中变得克制与内敛。这支队伍中,有寄希望于来世的老人,有即将临盆的年轻孕妇,有希望洗刷自己罪孽的屠夫,有渴望远方的少年,还有懵懂天真的孩子。
一路上,他们经历过山体滑坡的受伤、婴儿出生的痛苦、老人离世的悲哀,但无论怎样的经历,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不曾停歇地三步一跪的朝圣之路,是每晚诵经的生活日常,他们的目的地是穿越2500多公里,横跨高原四季,前去朝圣的拉萨,是继而前往转山的神山——冈仁波齐。这便是一部小众艺术电影——《冈仁波齐》内容表现的全部。
比较之前的小众电影,这一次,《冈仁波齐》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以一组数据来看,上映的第一周(6月20日-6月26日),在《变形金刚》、《异形》、《新木乃伊》等众多大片的前后夹击下,《冈仁波齐》突破2000万票房。
制片方和导演曾经一度预计票房也就400万元。而出乎意料的是,截至7月5日,这部电影的票房已达7385.8万元。目前影片虽已上映半月之余,但各院线排片有增无减,上座率居高不下,有些地方甚至“一票难求”。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的上映和意料之外的热度,网上充斥着不同基调的声音和解读,这些声音既是对此部电影的评论,是对小众艺术电影未来走向的反思和推动,更是对当今电影市场和乱象的深度拷问。
正面解读
“与我们常见的电影相比,这部电影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什么情节反转的设置。你在电影院的2个小时里,能看到的就是一行人一路磕长头朝圣的记录。比如,运行李的拖拉机坏了,男人们索性自己拖车上路,女人们继续磕头。拖行一段距离后,男人们回到起点,重新磕头。再比如,面对积水拦路,大家互望一眼,随即脱下外套,一路磕过水面。一种安静的震撼。”
“在影片中,最触动我的,也是最让我羡慕的,是朝圣者所表现出的平静。在恶劣的天气面前,在泥石流面前,在车祸面前,在生与死面前,都保持了波澜不惊。没有大哭大笑,大悲大喜,没有激烈的情绪,就连对命运不公的质问,也是舒缓地,克制地。藏民的内心或许谈不上富足,但因为有宗教信仰,更加平和自然。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内心要丰富得多,充满繁琐细微的心理活动,还有各种欲望和似是而非互相矛盾的观念,常常是杂乱无序的,尤其向往平和宁静的状态。如果磕长头,走完1200公里的朝圣路,就能实现心灵的净化,灵魂的救赎,这岂不是以很小的付出,获得无比珍贵的回报吗?然而,很遗憾,现实不可能如此简单。”
“现在的国产影片,有的为了博取票房,一味迎合观众,把低俗当通俗,自以为观众喜欢‘娱乐至死’,拉来所谓的‘大牌’助阵,而影片本身故事缺少感染力、演员没有真情、制作粗制滥造。而《冈仁波齐》没有一个明星,但每一个人的表演都质朴而真实,令人敬重和感动;
有的抄袭模仿,斥巨资搞大制作,最后却拍得不伦不类,不仅故事没有讲好,而且特效不特,奇幻不奇。《冈仁波齐》却返璞归真,以纪实风格拍摄,通片没有一个特效画面;
还有的简单说教灌输,把正能量拍得脱离生活,塑造的人物不食人间烟火。《冈仁波齐》没有一句口号,许多观众却从中获得了追求理想、努力工作的动力。有网友说:心中坚信不疑的信念,让所有的微不足道、所有不为他人理解的坚持和付出,都变得意义非凡。”
反面解读
“《冈仁波齐》还真有一个问题,也就是我要吐槽的第一个问题:为了煽情,不惜牺牲真实性。朝圣路上辛苦,自然不假。为了增强感召力,考验必然逐步加码,也正常。不过到孕妇在朝圣路上生产时,我心里就在想: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不要再加码,再加码容易撑破了。还是加码了。车被撞坏,一行人凭人力拉着车后厢走。不仅如此,还要每拉一段,再走回去,把这段路的磕长头补回来。相当于大部分人都要走双倍的路。从芒康到冈仁波齐2400多公里路,就这样翻倍了,变成了‘万里行’。这是树典型吗?这是高级黑。这是把朝圣者的虔诚直接黑化成智商低下。”
“整部电影前一半其实还是相当扎实,无论镜头语言运用,还是节奏把握,都看得出下了相当功夫。但这一段路线,对西藏有些了解的都知道,波密到林芝,是318国道最精华的景观,极美。而拉萨到冈仁波齐、日喀则、萨迦,快到冈仁波齐的帕羊草原,也都美到没话说,然而在电影里却都被闪没了。”
“在充斥着电影商业化概念的今天,大制作、炫特效、高票房、好口碑成为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对于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每一位观影人而言,一部影片能留给他们多少的回味、思考和震撼,这一点的重要性似乎可有可无。于是,原本可以最富有艺术气息、最高度凝炼导演深刻思想、最能寓教于乐的电影艺术就这样被玩坏了。看一部走心的艺术电影成为一种奢侈。作为观众,我希望什么样的电影可以走进我的生活、走进我的内心?对于艺术电影的坎坷行进之路,我会抱有怎样的态度?”
一部好的电影,要极尽传达深刻主题之能事。
做到这一点很难。电影深刻主题的传达需要导演和团队对主题的长期积累和反复思考,需要创作者对主题有纯粹的表达欲望,需要矢志不渝的初心。导演李安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到:“我摸着自己的胃,除非觉得这里有感觉了,否则我不会开始做一部电影。”
在《冈仁波齐》这部电影的幕后,导演张杨曾接受媒体采访,他讲述了自己与这部电影的渊源:
张杨一身“康巴汉子”造型保持了近两年。刚从藏区回来那段时间,朋友们常常认不出他来。有次在大理参加饭局,他去晚了,悄悄入座,好长时间没人招呼,直到有人开始认真打量这位“藏族兄弟”,大家才辨认出了他们熟悉的那个张杨。
在以“康巴汉子”造型回到北京之前,张杨失踪了将近一年。他带着一支规模远小于正常水平的剧组,深入藏区一年的时间,全程跟随着片中的11位非职业演员实景拍摄。
导演张杨的纯粹和执着,让这部影片在平静中充满张力,传达着一个深刻的主主题:每一个人都走在自己的朝圣之路上,没有终点、没有尽头;但回归内心,其实每一次自己的朝圣之路,最终又都是在朝圣自己,是一次次内心的自我反思与觉醒,是一次次的自我蜕变与涅槃。
同时,回归到生活日常,朝圣也并不是外在寄托和迷失盲从般的磕长头跪拜,而是根植于内心的清静与过好当下的执着。
电影需要达到的,是观察和思考一个问题的视角和窗口,而不是观影之后对电影高度一致的认同感。
如果不曾到过藏区,我们从不会亲眼见到那些在看不见尽头的大路上磕长头的藏民,《冈仁波齐》所描绘的一切,看上去都会让人感觉难以置信。而电影本身传达出来的就是引入对一个问题探讨的窗口。
你不会知道当一群人面对生死未知的漫漫长路时,那看似轻描淡写的归于一个“好”字的平淡道别,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你不会知道面对大雪、严寒、水洼、落石,车祸、死亡,唯一没有停下的是直立、匍匐、朝圣的姿态,一切困难于他们而言像是预演过一般,平静地让人震撼,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于是,我们会对原生态藏民的生活产生好奇,会对信仰重新定义,会对宗教探究认知。
这是电影带给我们的追问和反思,甚至包括影片中的细节描述、镜头表达、叙事节奏等等,即使有值得争论和商榷之地,也在为观影者提供探讨的契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物的发展需要碰撞后的曲折上升,因此,电影带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是告诉我们如何客观地看待世界,而不是去盲从和全盘接受。
需要给艺术电影更多的时间去完善,给观众更多的时间来接受。
1999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这一势头在2016年戛然而止,当年中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只有3.7%。今年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同比下降7%,电影市场之惨淡,甚至一度传出加大进口片配额“救市”的说法。商业大片已然自顾不暇,更不用提艺术电影,后者想要出位基本靠两个“套路”:得奖、口碑。
据资料显示,斩获金马奖、法国南特影展三大洲最佳影片、亚太电影大奖等奖项的《路边野餐》雷声大雨点小,最终只收获647万元票房;陆川指导、周迅旁白的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赢得豆瓣8.0高评分、6656万元的票房,却没有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引爆话题,难成现象级。“一跪成名”的《百鸟朝凤》,依靠观众的同情心和好奇心收获8694万元票房,但其“野生”营销路数毫无可复制性,也难免被业内人“一笑而过”。
然而,随着社会浮躁风气的快速蔓延,随着各种烂片充斥着电影市场,随着对商业大片审美疲劳的产生,人们开始反思时间的意义、反思生命的价值、开始在艺术电影中试图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于是,大浪淘沙,艺术电影正在不断回归市场。而最终,艺术电影会有怎么样的走向和趋势?艺术与商业可以很好的融合吗?艺术电影如何叫好又叫座?这都是艺术电影需要思考的话题和完善的方向,观众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多点耐心,陪伴艺术电影的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