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9319874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啤酒路一号
邮箱:732554675@qq.com
国内美术学院近30年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加上各类综合院校纷纷开设艺术专业,建立美术学院的专业院校与不同层次的综合院校数量超过千所。从最初以传统造型艺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专业为主的美院格局,到工艺美术专业的设立,继而借鉴西方学科的发展经验设立设计专业,细分为平面、产品、工业、新媒体等专业后独立为设计学科,最终形成了现在设计学与美术学在美术学院中二分天下并呈压倒形势的局面。而后,设计学科再进一步从美术学院中独立出来成立设计学院,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新的学科和专业越来越多,越分越细。这种现象一方面源于学科自身发展的成熟,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就业带来的压力和导向作用。
最初美院的造型基础课程是在任何一门专业中都必须开设的,如素描、色彩、速写;公共文化课程,如美学教程、文学欣赏等。后来发展到设计专业以全新、实用为目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尤其是专业设计软件的普及应用,导致电脑上机课程在某些院校中,几乎占了专业课的三分之一。科技的进步与数字化发展的突飞猛进,这种现象的改变从表面上来看是必然,但其深层本质却是这种以实用为目的课程体系,致使一个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对审美认识及思维训练的抛弃,把对美与艺术的思考让位于视觉等感官上的冲击与享受。
首先,手的功能萎缩,将原来的一半作用让位给电脑。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科侧重及转化就是这种手、脑功能转化的缩影,并且这种转化是带有时代烙印并在人们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的观念。西方设计中很多图像的制作并不使用电脑,而是用手对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改造与重组。虽然“重软件、轻动手”现象的不良后果已为大家所关注,并认识到其严重后果,但对于改变现状却无济于事。
其次,服务于就业的教学培养目标,往往是一种狭隘目光下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就业很重要,这个现实问题必须重视。但如果全民教育都以就业为目的,其结果是可怕的。尤其是今天很多的院校开设专业时是本着什么专业挣钱就开什么专业,什么专业好就业就开什么专业。但是,人才的需求与淘汰却是残酷的,现实情况是很热门的专业经过三到五年就变成冷门专业。学校跟着市场走,被市场牵着鼻子,最后只能是晕头转向。
教育是百年大计,在很多方面是需要政府资源大量投入而不计回报的。尤其是对能够提高全民审美素质的相关艺术专业的投入,其意义远大于解决某些就业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急功近利的机制。虽然社会就业多元化,从事本专业不再是青年人的唯一出路,学生毕业后可以去经商、考公务员与自主创业。但是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后都改了行,这就等于浪费了国家的财政补贴与教育资源,在社会上也会造成“学习美术没有用”的不良影响。
但是,艺术家是要生存下去的。面对这种现实问题怎么办?这就需要政策与方案来解决专业配置问题。比如:艺术创作激励方案的制定;在国家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公共艺术家的培养与资助。在这方面,已经开始实施的国家艺术基金就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措施,并且已经初步取得成效。此外,国家要对于某些院校开设艺术类专业的资质进行审核与评估。综合类院校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师资力量与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只是单一地考虑如何招生与收取学费,使得教育成本增加、家庭负担增加。学生学不到有用的知识自然会怨声载道,毕业后纷纷转行。
我们既要解决就业的现实问题,也要将目光放远一些。读书的目的本不是在于获取钱财,权利与地位。不能把学习当成赚钱的工具,将教育理解为培养某种技能的速成工具,自然也就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我们要从教育的根本出发,不断深化改革,真正做到教育是为了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国家实力的强盛。教育的根本问题解决了,目前这种严重的就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