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9319874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啤酒路一号
邮箱:732554675@qq.com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不容乐观 民办校评价高于公办校?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不容乐观 民办校评价高于公办校?

来源:陕西西安高新艺术培训学校   发布时间: 2017-05-09 11:57:33    浏览量: 214290

陕西高新艺术教育——家长对学校满意度不容乐观 民办校评价高于公办校?
编者按:近日,被誉为“教育工厂”的超级中学衡水中学进入“素质教育大省”浙江开分校引发网友热议,加上此前“疯狂的校外培训”报道受到关注,校园欺凌问题引发公众热烈讨论……这些教育问题依旧能够在短时间内引爆舆论热点,也时刻牵动着每一个家长的心。那么家长眼中的学校教育是什么样的,作为家长对学校的期待是什么?

在21世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中显示,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总体不高,家长对民办学校的感受比公办学校好,半数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所在学校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家长期待学校在“注重孩子全面发展”上做出改变的呼声最高。

以下为本次报告概要:
家长眼中的学校教育丨

满意度不容乐观,半数以上认为应试倾向严重

本次调查共有13561 位家长参与,其子女就读学校分布于31个省份。经统计,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的整体均值为3.54分,满分为5分(按照百分制折算,即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平均满意度为70.8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1、家长对民办学校的教育评价高于公办学校
图1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家长对学校满意度的分项评价(%)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查中家长对民办学校的教育评价高于公办学校。无论在硬件环境、学校管理,还是课程体系、课外活动,民办学校更能赢得参与调查的家长好评。

2、家长更看重软性方面,而非学业成就的硬指标

具体来看,家长满意度最高的省份为吉林(73.8分),其后为广东、重庆、湖南(72.2分)等;家长满意度排名后三位的省份依次为西藏(60分)、山西(67.2分)、辽宁(68.2分)。

可见,家长满意度与子女就读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并非完全相关。获得高评价的吉林、广东、重庆、湖南等地,在学业质量检测中并非先进地区;而一些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如江苏和上海,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却低于总体平均水平。这或许说明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主观感受,更多来自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等软性方面,而非学业成就的硬指标。


3、半数以上家长认为学校应试教育倾向严重

从调查中家长对应试教育倾向的报告情况来看,就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学校的严重程度高于东、中部;就城乡而言,县城学校的应试教育倾向最为严重,高于地级市学校、省级市学校、乡镇学校和村级学校;从学段来看,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最为严重。

家长认为“以中高考为指挥棒的考试评价体系单一”和“校长、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学校应试教育倾向严重的两大最主要因素,然后依次是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观、家长片面追求分数、培训机构推波助澜。

4、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首要期待
图2 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

通过“最希望您孩子目前所在的学校能做哪些改变”问题,可以看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

北京市中小学校园欺凌调查丨

有6.1%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身体欺凌

研究将校园欺凌类型分为“身体欺凌(故意冲撞)”、“语言欺凌(难听绰号)”和“关系欺凌(联合孤立)”,调查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调研显示,46.2%的北京中小学生有被故意冲撞的经历,有6.1%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身体欺凌;40.7%的北京中小学生有被叫难听绰号的经历,有11.6%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语言欺凌;18.6%的学生有被同学联合起来孤立的经历,有2.7%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在经历这种关系欺凌。

哪些孩子更易遭校园欺凌?

1、从被欺凌学生的主要特征分析,小学生和初中生比高中生遭遇更高频率的欺凌。

2、从性别来看,男生在身体欺凌、语言欺凌和关系欺凌及综合欺凌指数上的得分均高于女生。

3、从学校来分析,普通学校比优质学校学生更多地遭遇校园欺凌,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4、外地学生在身体、言语和欺凌指数三个方面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京籍本地学生。

5、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学生更多地遭遇欺凌,但主要体现在关系欺凌(联合孤立)上。

遭受欺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影响?

儿童受欺凌经历影响其今后的发展:被欺凌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学校投入乃至学业成绩等。

遭受校园欺凌对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比较难以信任他人,性格上可能比较畏缩,缺乏利他精神,不够慈悲;

更容易焦虑、生气、敌意、沮丧或脆弱,并且遭遇的欺凌程度越高;

难以做到自信、自律,更缺少责任感,不为成果努力;

更不认同自己的价值,并且随着受欺凌程度水平的提高,这种不认同感更加强烈;

更倾向于相信生活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是运气和命运主宰了他们的生活,可能进一步导致其更倾向于无助和被动的面对生活;

对长期目标的坚持和热情不足。

遭受校园欺凌对儿童学习投入和学业成绩的影响,表现在:


遭遇校园欺凌的儿童更少拥有对学校的归属感,表现出对学习更少的兴趣;

并且更少投入到学校的学习、课外活动中。

虽然儿童的校园受欺凌经历对其学业成绩有一定的损害,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明显,主要体现在关系欺凌(联合孤立)这一维度。
如何让更多的孩子免受校园欺凌?

1、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研究显示遇到问题能主动跟老师沟通的学生,更少遭遇校园欺凌 。

2、改善同伴关系,结交同班好友。研究显示有同班好友的儿童的受欺凌情况显著少于没有同班好友的儿童,而是否有其他班或者校外好友影响不大。

3、父母应避免缺位,并尽量亲自照顾儿童,而非交由他人。从调查数据来看,母亲缺位比父亲缺位的儿童更容易被欺凌,而父亲缺位,更容易使儿童被联合孤立。

4、父母采取情感温暖,而非拒绝或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采取拒绝或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的儿童更容易被欺凌。

5、加强父母与儿童的沟通和参与。研究显示,父母如果能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并经常一起运动、学习、娱乐,可能会有效减少儿童的校园受欺凌现象。

多省城镇现超大班额丨

城镇化进程加剧超大班额问题

据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统计数据分析,全国小学平均班额为38人,初中平均班额为48人,高中平均班额为54人。(注:学生数超过56人的班级称之为大班额,学生数超过66人的称之为超大班额。)全国小学的总平均班额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初高中平均班额尚未出现这样的趋势。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雄介绍,由于薄弱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学校规模和班额数相差很大,只看平均数是远远不够的。例如河南省驻马店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班共有10376个,平均班额55.7人/班,似乎并不高。然而,2016年全市共有“超大班额”2695个、“大班额”3730个。

王雄建议,破解大班额的重要途径在于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建设和规范城区教育,加强农村学校建设,促进农村学生回流。要实现“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的目标,关键是各地教育部门要拿出治理的魄力和决心。

2016年十大教育热点回顾

1.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家庭责任、政府主导

2. 教育部下发文件首提“多校划片”,为“学区房”降温

3. 高考跨省生源调控引发社会关注高考招生公平

4. 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我国工程教育实现国际多边互认

5. 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6. 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克服“唯分数论”

7.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正式发布

8.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营利性民办学校禁入义务教育领域

9. “疯狂的校外培训”报道引发公众热烈讨论

10. 国务院通过《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智见介绍:介绍适用于7-16岁孩子的素质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特色,帮助他们拓宽国际化视野,提高软实力。在这里你可以触达百余位知名专家的教育理念和实操方法,让你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不再孤独!

 

在线客服
服务电话
029-89319874
156 6473 2086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