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9319874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啤酒路一号
邮箱:732554675@qq.com

陕西高新艺术教育-高考专题复习:新闻类文本复习指导(三)

陕西高新艺术教育-高考专题复习:新闻类文本复习指导(三)

来源:陕西西安高新艺术培训学校   发布时间: 2017-04-14 10:42:09    浏览量: 54449
高考专题复习:新闻类文本复习指导
▲新闻的文体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一是善于通过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并且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
 二是写出人物的个性,不与别人笔下的形象相似。
 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分解
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5.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6.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8.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9.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10.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题分析及方法指导
一、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基本特征:结构特征、语言特征、新闻特点(时效性、真实性、受众性)
1.把握新闻结构
题型: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的作用?

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1)标题

标题的好处: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回答此类问题可从这两方面考虑。
例:《人前我是乖乖仔 一上贴吧就爆粗》
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小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人前我是乖乖仔 一上贴吧就爆粗》节选
题目: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试析本文标题发妙处。
参考答案:这一标题巧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人前”与“上贴吧”、“乖乖仔”与“粗暴”形成鲜明的对比,高度概括了新闻的重要内容,语言简练而且形象生动。
【方法小结】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2.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3.对吸引读者的作用;4.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5.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2)导语
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例: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梦碎雅典》)
答:属于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有:①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 ②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 …… ), 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点1分)
(3)主体
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作用:
开头:点题,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起下文,引出所写的对象,设置悬念,增强艺术吸引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等
例1:文章从写“大眼睛”苏明娟开头,主要哪些方面的作用?(4分)(《民间助学 成长与尴尬同行》)
答:①说明民问助学早已有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有发展的必要;②提高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关注民问助学这一热门话题。  (4分,每答对1点2分)
例2:这篇通讯以“8月8日晚11时,四川映秀再次被震动了”开头,说说这样开头的好处。
答:①这句话中的“震动”一语双关,把5月的汶川大地震和8月的北京奥运会从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了;②为下文写奥运会为灾区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寄托和鼓舞作了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未写出“双关”,“铺垫”,不扣分。)
中间:过渡、为下文铺垫、照应前文。
结尾:照应题目、开头,拓宽内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
(4)背景
例: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007年高考山东卷《梦碎雅典》)
【答案】:①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 ②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 ③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点3分,3点4分)
 2.分析新闻语言特色
主要考查类型:
(1)数据运用及叙述描写的准确
分析:新闻要求准确,准确的数据能加强事实的真实可信,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人物血肉鲜明,性格突出,或者营造出新闻场景,使读者如亲历其境。
例1:这篇短短的通讯用了许多数字。请举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擦鞋者说》)                          
参考答案:①本文使用许多数字,如“别人擦鞋1元一双,这里却要2元”“毛收入10万元”“7平方米的门面,月租800元”“经过近百次试验”,(仅举一例即可)使事件表述十分具体,事实显得确凿可信,体现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这个答案还可用于这篇文章怎么体现了新闻“真实性”的特征)  ②用数字表现人物非常形象,如“那是2003年11月6日晚上,我一人喝了8两白酒”,具体的时间、酒量,凸现了郭兆松兴奋的心情,以及研制成功鞋蜡对他的重要意义。
(这个答案也可以考察新闻细节的描写的作用)
应对:关注语境,明确目的;刻画人物,再现事件;服务主题,分点作答

例2:新“哥德堡”与“哥德堡”一号在形状、结构、大小上基本相同,但新“哥德堡”的内脏却设置有高科技设备,它完全具备了现代远洋航海安全的要求。瑞典“哥德堡”号官方网站充满了对“哥德堡”号的溢美之辞:“这一工程是传统造船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继承了18世纪的高超手工工艺。任何人在海上见到了升起全帆航行的‘哥德堡’号,都看不出她和历史上的古帆船有任何区别。”2005年10月,一艘18世纪的古船再次扬帆远航了。──《复活的“歌德堡”号到了广州》节选

题目:作者称新“歌德堡”号为“复活的歌德堡”号,是否准确?


参考答案:非常贴切。“复活”两字使历史与现实、沉船与新船很自然的勾连起来了;同时也是对文中“形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的应证,很好的表现了瑞典人的航海梦想与行动激情。
(2)语言的形象生动
分析:通讯和特写在表现人物和刻画场景时允许使用文学手法,所以有些句子呈现出形象生动的特点。
应对:塑造鲜活形象,再现典型场景,为主题服务。
题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例1: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分析。(5分)(《一切归功于人民──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
答案:(5分)①情真意切,又不失理智。如“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让人们领略他的赤子情怀,面对成绩又不失理智“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患”;②生动形象,幽默含蓄。如“去问开花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引用艾青的诗句默含蓄地(生动形象)表达了“快乐”的深刻内涵;③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如“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这句话不仅简洁明了,而且一语中的指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1点给2分,2点给5分,只答特点不分析,一点给1分)

例2.这篇评论的语言热情洋溢,很有震撼力。请以第④、⑤段为例,从修辞运用和表达效果上作简要分析。(6分)(《将开放透明进行到底》)
答案:运用反复,例“从来没有什么时候” ,引起注意,强调汶川救灾的开放性是史无前例的(3分);运用排比,如“趟开了……,趟开…….趟开……”,增强说理的气势,强有力地论证了汶川救灾是一次全面的开放(3分)。(答对一种修辞手法1分,举例1分,说出表达效果1分;共6分)
3.分析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六要素要完全准确真实,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引语等必须准确真实
题型: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如何体现?
例1:昨天晚上7点多钟,记者乘坐采访车赶到南澳镇。此时,一阵紧过一阵的狂风裹挟着海水,不断向镇区刮来。尽管天已漆黑,但是大海上滔天的白浪依然清晰可辩。在港湾里避风的渔排随着浪头上下摇晃,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晚上8点一过,风力明显加大。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一停下来,车身就被大风刮得剧烈抖动。海水被接近10级的大风卷集着,疯狂地“扑”上防波堤,形成一阵充斥着咸味的暴风雨。南澳镇门朝大海的店面几乎全部大量进水,积水没过脚面。晚上8点04分,南澳全镇停电。──《南澳:“风眼”里经受冲击》节选
题目: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真实性的?
参考答案: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采访经过突出真实性;二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突出真实性;三是根据准确的数据突出真实性。
【方法小结】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5.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
二、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例1:几年来“乐助会”和“灯塔”都收获了哪些快乐?请分点概括。(6分)(《民间助学 成长与尴尬同行》)
答:第一,组织逐渐扩大,参与人数不断增加;第二,受助范围和受助人数不断增加,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三,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和支持。  (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答对三点得6分)
例2:统观这篇报道,谭盾身上有着纽约人怎样的德性?(4分)
参考答案:心怀远大理想(寻梦);从宇宙看世界;更爱自己、珍惜自己;自由、独立;浪漫:超越世俗。(4分)(《湖南人德行加上纽约人德行》)
【方法小结】“筛选”,指的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整合”,是指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
主要考查类型:1.筛选整合事件场景;2.筛选整合文中人物的事迹;3.筛选整合作者的或文中人物的观点
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④一般的步骤是:摘取要点,理出顺序,恰当表达。(1整体阅读,把握大意2审读题干,锁定区间3筛选语句,浓缩词语4考虑分值,规范作答5认真书写,审视检查)
三、分析新闻思想内容

四、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主要的表现手法有: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衬托、铺垫、详略、抑扬等

记叙: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白描

抒情:直抒胸臆、叙事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

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

题型:文中用了某某手法,你认为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或新闻中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例1:这篇报道,除了作者简约的旁白外,通篇都是直接引用主人公的原话。你认为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6分)(《湖南人德行加上纽约人德行》)

 

答案:主人公是一个极富个性的人,直接引用人物语言,更加突出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口气、用语与人物身份十分吻合,给人强烈的现场感,读来有身临其境,与主人公近距离接触之感;主要采用主人公自述形式,不仅符合了报道的真实性的要求,增强说服力,也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这种结构安排,行文更加凝练,不拖泥带水。

例2:本文按倒叙顺序依次叙述了迫降时刻、35分钟的惊险经历、梁万俊所在的英雄团队三方面的内容。作者为什么安排这些内容?为什么以这样的顺序安排这些内容?(4分)(《惊心动魄35分钟》)

答:这三方面的内容依次是事件的结果、经过、原因。写结果,要突出“惊心动魄”的主题,引入入胜;

写经过,是再现事件全貌,便于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写原因,是揭示梁万俊在关键时刻选择迫降的心理和素质基础。(2点1分,3点2分)

选择倒叙,一突出主题,二吸引读者。(1点1分,2分)

例3:连续3~4天的高温使得各大家电空调商场再度人满为患,而在这种天气带来的商机面前,各大商家的表现和取得的效果也截然不同。苏宁在空调行业强大的销售能力和遍布全国的销售体系第一波,抓住了各大空调厂商06年最后的促销资源,30万台空调尾货清仓甩卖,价格优势明显,而自营的售后服务力量也保证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市场反映能力较弱的商家则货源严重吃紧,采取服务外包、在淡季减少了服务安装量的商家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商机的流失。苏宁强大的自营服务能力使空调再次成为苏宁大战初战告捷的利器。(《苏宁秋季大会战初战告捷》)

【题目】这则新闻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主要采用了衬托手法。突出了主体(苏宁集团)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商业运作能力。

 

【方法小结】

1.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人物特点的作用;

2.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

3.对表现新闻群众接受的作用①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 ②让群众体会作者态度③让群众把握新闻主题 ④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

五、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主要观点的考查,首先要能够筛选和整合出文本中的有关于观点的信息,然后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加以解答。

基本倾向考查题的解答,要在对文本的结构、大意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展开。

评价首要的原则是“以本为本”。

感情的客观性与倾向性问题

分析:新闻应追求客观公正,但作者往往在亲历重大历史或自然事件时受到感染,带着自己的切身体会,在不影响客观公正性的基础上,写出为公众所接受的作品。

应对:考虑文本特征,文本内容,社会动向,公众心理。

六、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

考查对文本主题的把握,重点要落在通过阅读,概括出文本中心,然后联系社会现实,正确加以评价。

七、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首先要对通讯和特写的主要特色有一定把握,可以从作者的关注点和报道角度,特写的聚焦性、描述性、感染性,文本的时效性、真实性、受众性、针对性等作思考,联系文本主题做出合理判断。

例1:文中多处运用短句,多数段落也简洁短小。分析作者为什么选用短句和短段。(5分)(《惊心动魄35分钟》)

【答案】:选用短句和短段,一是本文涉及内容庞杂,头绪繁多,短句和短段可以承载多点转换内容的穿插叙述(2分);短句和短段表意简明,语气精短强烈,便于传达急迫紧张的气氛,更有利于突出主题。(3分)

例2:文章从第五段开始,就改用第一人称由郭兆松自述。用这种手法来写通讯,有什么好处?(6分)(《擦鞋者说》)

①用第一人称自述,人物语言个性化,其口气、用语与人物身份十分吻合,读通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生动形象。

②第五段开始用第一人称自述,让郭师傅自我表现、现身说法,这种结构安排使通讯更具有现场感、亲切感,显得其内容真实可信,更具有说服力。

③用第一人称自述,节省了许多穿插串联的语句,行文更加凝练。(答对1点可得2分,答对2点可得5分。能够答对2点即可。)

八、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注意:理解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把握其典型意义

例1:《人物周刊》发表本文时,前面写到“谭盾又搞怪了,这一次,又震动了西方。1月13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他最新的歌剧《秦始皇》。120多年以来,这是这所全球著名的歌剧院第一次上演中国题材的原创歌剧。……这部歌剧连演9场,包括最高票价2500美元在内的戏票销售一空”。你认为这篇报道有着怎样的新闻价值?(5分)(《湖南人德行加上纽约人德行》)

参考答案:能够激发读者探寻谭盾的成功根源所在,学习他精神的伟大之处;感悟他的人格魅力所在,给自己以真正的人生意义的启迪。(适当举例说明)

例2:《人民日报》发表本文时,加上边框排在第一版,还加上“编后”语;2006年本文又被评为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短短的通讯得到如此的重视,你认为它具有哪些新闻价值?(5分)(《擦鞋者说》)

思考点:什么是新闻价值──指刊播事实后引起社会的正面效应

思考的方向:事件本身有没有宣传价值(什么价值);事件中的人物有没有示范作用(什么作用,一般可从精神层面去考虑);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程度,是否切合时代主旋律。

答案示例: ①郭兆松生意虽小,但是他肯动脑筋,配鞋蜡,用电吹风吹干鞋,通过这些不起眼的小革新出效益,这种创新精神具有新闻宣传价值。

②尽管郭兆松不具备高学历,原来也没有什么技艺,但是他自强不息,敢于创业,擦鞋“也要擦出点名堂来”,还要“再开新店”,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十分可贵,具有榜样的作用。

③关注民生,扶持弱势群体,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报道郭兆松的小小擦鞋店,鼓励普通劳动民众自力更生,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具有社会教育价值。

【方法小结】1.概述相关事实; 2.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素质); 3.阐发所受启发(相同、相反)。

九、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特别注意新增探究考点“背景和意图”。

(1)依本探源。就是依据文本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负有作者情感倾向的词句、暗示作者生平经历的词句、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2)内引外联。就是利用命题人在题面上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联系旧知,调动体验储备,探知创作背景,解读创作意图,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究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注意标题、作者、注释和文本中出现的反映时代特色的信息(衣着、语言、器物等)

特别注意,题目不一定直接问意图和背景。如传记所写人物的优秀品质既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也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又如报告为过度消费,那就暗示写作意图为“应该理性消费”。如果文本所写内容为“强调要维护社会稳定”,则背景为“社会有不稳定因素”。

十、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为什么当地老师觉得义工的行为“教坏”了孩子?你对这一问题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整篇新闻谈谈你的看法。(6分)(《民间助学 成长与尴尬同行》)

答:(1)当地教师不理解民间助学者的行为和他们引导学生的手法,因为助学者的一些理念如“快乐学习”、“朋辈教育”、“重视自我”等等和传统教育观念、做法是有冲突的;民间助学组织也没有合法的身份,木能取得政府的支持。(2分;答出前一方面即可得2分,若只答出后一方面只能得1分)  (2)民问助学者的行为值得肯定,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助人,效果也不错;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做法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虽然还不为所有人所接受。但是,如要取得更合的效果:①要注册一1.合法的身份,取得政府和各界的支持和信任;②加大宣传力度,让受助的落后地区各阶层那解并支持其新的教学理念,使助学义教取得更好效果。(4分;能说出目的、效果、做法三方面值得肯定之处的得3分,能提出两个改进建议中一个的可得1分;持不同意见但分析能紧扣原文、言之成理的也可评高分)

探究题答题思路:

1.研究题干,把握答题重点。

2.注意提示语,把握答题方向。

☆内向型──从原文筛选信息来答题。

常见提示语: ①请联系原文 ②请结合文本内容③就其在文中的……作些分析

例:从吴宗宪到周杰伦,方文山拥有两次令人艳羡的机会,因此很多人把方文山的成功归为“幸运”,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点的?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6分)(《演好自己的偶像剧 ──专访方文山》)

☆外联型──结合实际或自己的想法来答题。

常见提示语:①请结合现实…… ②对此,你如何评论

例:有些企业强调“短板效应”,而陈以胜提倡的是“长板效应”,你觉得哪种理论对你更有启发?请结合现实进行分析。(6分)(《陈以胜:培养创新型人才重在“长板效应”》)

☆内外结合型──把上面两者结合起来答题

常见提示语: ①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现状(现实)②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对……的了解 ③这则新闻向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 你有什么建议(看法)?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⑤从文中看……你怎样看?⑥请你分条陈述这则新闻获奖的理由

例:请结合作品,联系现实,谈谈政府与民众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并有效解决民生问题。(6分)(《一切归功于人民──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

答:民生问题要解决得好,需要政府与民众双方共同努力,结合文本内容,答案应由政府与民众两个方面构成。参考要点如下:

 

①政府要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重点(1分)a.各级领导者要有公仆意识;b.要善于倾听,感受民众的心声;c.要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关注弱势群体,尽快解决重大民生问题,让人民生活得快乐。(2分。答对两点即可)

②民众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关注并支持政府民生工作(1分)a.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生活条件,尽公民的责任;b.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言献策,并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2分。答对两点即可)(其它角度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回读原文,思考现实。

①充分利用原文信息   

②合理联系现实状况

4.整合信息,分条陈述

①要点须全面  

②陈述有条理
在线客服
服务电话
029-89319874
156 6473 2086

微信公众账号